当前位置:首页书画精品
刘楠山与中国书法艺术
网编:佚名 来源:中国文化建设网 时间:2017-06-19 21:46:26

点击新窗口打开

 

 

 

    刘立仁,字楠山(岚三),1946年生于成都。自幼家贫,年少失怙。1966年拜吴伟屡先生(川大中文系老教授)学习文史,1967年再拜蜀中隐士李灏先生(曾受业于谢无量先生),楠山从而有机会系统学习中国文学和中国书法艺术,同时也走上了一条艰辛漫长的艺术道路。

 

    1983年后楠山加入了民主党派和艺术团体,并在成都市一些机关、美术艺校、大专院校讲授书法史、艺,多次受到有关部门表彰和社会称赞。当时的省市电台、报刊均有介绍。1985年楠山被成都市总工会授予自学成才优秀青年艺术家;1986年被中国书协选入《当代书法艺术家辞典》四川卷;1989年选入成都市委宣传部针对1979-1989成都地区有突出贡献文艺家出版的《锦艺群芳》一书;1995年选入《中国书画艺术家》杰出名人录,并授予当代书画艺术家资格荣誉证书;1998年再度入选《中国书法年鉴大全》;1997年入编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,任学术委员和编审委员,作品再度入编《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博览精典》等书。

 

    近20年来,楠山先生以其精湛高深的书法艺术作品,走遍祖国长城内外、大江南北,从云南曲靖、贵州遵义,至中原黄河龙门、陕西太白、河南开封、湖南桃花源等,作品或被刻石铭碑,或被纪念馆、博物馆陈列收藏。为了弘扬祖国文化艺术,加强海外侨胞、港澳同胞的团结和民族振兴,楠山先生书法艺术曾三渡日本,两渡新加坡,数次参加香港和台湾等地区文化交流,发扬了国粹,增强了民族凝聚力,使许多不同肤色的外国人在楠山先生龙骧豹变、豪放纵逸的点线面前感受到了东方艺术的高深莫测、似梦似幻、如云如烟。

 

    特别是楠山先生的草书,承继了先贤的笔法、神韵后,再辅以不同的角度、力度等变化,更显得出神入化、气象万千。中国书法艺术以其囊括万殊、高度抽象的点线,在上个世纪就令全世界的艺术家、哲学家惊叹赞美不已。如今楠山先生以他那挟风云于翰墨的笔势,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荡荡,横无际涯,图画般的展现在外国人面前,使许多外国人感到震惊、兴奋和不可思议。这些作品有如置身于峰巅云海之中,形神飘渺。又如回到上世纪神殿之上,点线构成肃穆庄严。又如来自天堂的乐谱,无声的天籁,真实而伟大。乐音与点线合一,真实与抽象的无穷变化,赏心悦目又神秘难测。

 

    台湾“故宫博物馆”和“中正纪念馆”各收藏先生的行草书一幅,在评选中被誉为有“野鹤闲鸥、逸云沉浮”的意境。香港收藏家青云女士在收藏楠山先生作品时感叹“有于右任、谢无量之在世,其空灵散致而过之”。新加坡书画家刘祖光得到先生赠送作品后,老泪纵横,高歌咏唱致词,其去国怀乡之情难禁。澳门与香港书局对先生艺术均有较高评价。先生作品流传日本后,由日本人千里寻师,拜在先生门下。如此等等都从侧面反映了楠山先生以弘扬爱国主义、民族文化与艺术为己任,不辞辛劳,刻苦奋斗,把民族的魂、艺术的根扎向世界各地,特别是侨胞、华人的地方,使海外游子感到祖国与人民就在自己身边。楠山先生七岁学颜、从勤礼、麻姑、李玄靖至八关斋,后穷钱南园等,对颜字体系研究近15个春秋,故楠山先生在大学中主讲颜字时,旁征博引、深入浅出,分析精微。楠山行书得力于先师李灏,经灏师指点,专攻二王,再攻六朝碑帖,又近15个寒暑。

 

 

点击新窗口打开

 

 

 

 

    余最喜楠山之行书,秀润典雅,疏朗明艳,有二王贴学之华美高贵,又有六朝碑刻之苍厚奇曲,淡雅似杏花春雨,飘逸闲庭,世不多见之。

 

    楠山隶书始学曹全、石门、张迁,再学夏承、华山等。楠山曾讲,学二王时始学曹全等以提炼园笔,为学小王书之用,习夏承之翻腾笔势以壮行草笔力,习华山碑之苍古,以昌神韵。曹全之秀,夏承之奇,华山之古,为历代书家公论。但古今学隶者未有专攻夏承者,唯近代书家髯翁以夏承见长,有临夏承之奇本,被楠山收藏,农髯翁临本曾辅振颤笔法,激烈翻振,回荡盘薄均为楠山化收笔下,再渗辅华山、曹全颜字之笔法,故楠山之隶,最多变化,风格特点各异,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拍卖,为书画爱好者所喜爱和关注。

 

    楠山先生常云:草书最难,特别是大草(狂草),非十年以上之功,方能入径。写草要有怀素之笔力、速度与动态等。张芝的形势、变化和沉静,陶渊明的心情意境和作者对书艺之我见方能出鬼入神,变化莫测。余认为楠山之草,如大江东去,涛声浪花扑面而来,一泻千里,九曲连环,左旋右奔,啸傲纵横。楠山先生挟40多年碑帖的实践,又常研读诸子美学与思辨,对其笔势、意境多有彻悟,故其草书开张豪迈,气象超然,脱尽尘埃,超凡入圣,深受书家与士林珍藏。

 

    楠山先生有《论曹全结构与空间》、《论曹全教学精析》、《论行书笔法和空间运动》、《论行书教学特点》、《夏承碑墨迹放大本》等专著面世。


    楠山宝鼎堂:送仙桥艺术城二楼116号

 

 

点击新窗口打开

 

 

上一篇:《回归图》 作者:黄石

下一篇:《猛虎出行》作者:田培华